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集结号吹响,昌平区各条战线上的干部群众,在昌平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响应,自愿请战,打响了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总体战。昌平区卫生健康委抽调昌平区各医疗单位精英,于1月24日成立了昌平区新冠肺炎会诊专家组,包括呼吸、重症医学、影像、急诊、儿科、产科、院感感染、中医共8个组。
为了便于统一指挥,让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昌平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前沿指挥所——昌平区新冠肺炎救治会商中心,前移至定点收治医院昌平区医院,每天上午8:30进行日会商。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杨冬泉在专家组成立之初亲临现场指导,副主任杨杰每日坐镇指挥。在昌平区医院医疗管理与救治领导小组组长、党委书记、院长朱平辉,区会诊专家组组长、昌平区医院副院长李向欣的带领下,这些可敬可爱的专家日夜奋战在这里,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美丽悦耳的抗疫战歌。
时间就是生命
3月2日晚10时,昌平区医院医务科接到隔离病房紧急电话汇报,当天下午3点36分收治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患者病情突然加重,胸闷喘憋,不能平卧,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病情危重。医务科科长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启动区级专家紧急会诊。
区卫生健康委杨杰副主任闻讯即刻来到医院坐镇指挥。朱平辉院长协调医院各方力量全力抢救,指派院级重症组成员王敬文副主任医师带领重症组成员即刻进入隔离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通过远程视频会诊系统,实时向区级会诊专家汇报病情。李向欣会同区级专家,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实时掌握,提供技术支持。重症组进入隔离病房后和最初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及时完成气管插管,根据病情调整有创呼吸机各种参数,同时采取下呼吸道核酸检测。半小时后,在大家的共同救治下,病人血氧饱和度上升,病情平稳。从启动会诊到抢救成功,历时6小时。
各位会诊专家又度过了一个惊心动魄的不眠之夜。3月7日,患者顺利脱机拔除气管插管,生命体征平稳,已正常进食。这就是“时间就是生命”的真谛。
临危不惧,精准施策救生命
3月10日凌晨1点,昌平区医院发热门诊接诊了一位85岁女性患者,考虑可疑新冠肺炎,患者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当即启动院级专家紧急会诊。李向欣副院长沉着应对,综合考虑患者病情,认为不符合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标准,指示继续心电监测、吸氧等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为患者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及新冠肺炎特异性抗体IgM和IgG检测。当日上午启动区级专家会诊,建议行右侧胸腔穿刺,抽胸水,以缓解喘憋症状,改善缺氧状态。
面对可能存在的传染风险,李向欣临危不惧,为患者进行胸腔穿刺,抽出黄绿色液体。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缺氧状态好转。后经新冠肺炎核酸及特异性抗体检测均为阴性,转入呼吸科继续治疗。李向欣用自身学识和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真实内涵。
勠力同心,确诊、疑似病例双清零
昌平区医院自被确定为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后,仅仅5天时间将新建门急诊综合楼隔离病房改建完成,共设床位118张。以区医院医护人员为主体,其它医院医护人员协助组建医护团队,进驻隔离病房。
区级专家会诊组作为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病例诊断与治疗的技术指导,每天上午8:30进行日会商,落实患者日评估、多学科综合救治,必要时进行远程视频会诊,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努力提高救治成功率。他们夜以继日,不知疲倦,每天对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和转归进行精确分析、鉴别和辩证,掌控患者病情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做到一人一策、因人施治,有力地防止了轻症向重症或危重症的转化。
同时,中医专家组充分发挥我国传统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独特优势,中医专家每日参与会商,通过远程设备,把脉、观察舌苔,对每位患者一日一辩,一人一方,对患者病情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1月30日昌平区医院隔离病房启用以来,共收治本地确诊病例14例,其中转往市级定点医院4例,治愈出院10例,收治本地疑似病例86例。截止3月6日,最后一例本地确诊患者治愈出院。3月15日,伴随最后一例本地疑似患者出院,实现了本地确诊和疑似病例双清零。
在昌平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会诊专家组的医学精英们,识大体、顾大局,身先士卒,克服各种困难,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充分展示了医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所属类别:医院动态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