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官方网站!

(人工服务时间 8:00-17:00)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

处变不惊 看这支前线队伍打出“战疫组合拳”

日期:2020年07月16日

疫情来袭

始终有这样一群人

冲在最前方

战严寒斗酷暑

夜以继日 枕戈待旦

白衣是他们的战袍

面对警报再次拉响

昌平区医院集结再战疫情! 

    6月11日,北京终结56天无本地新增确诊病例,面对卷土重来的疫情,昌平区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传达上级部署要求,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应对处置措施,加强“责任传导、人员排查、监督检查”,为“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工作尽最大力量,筑坚强堡垒,全力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核酸检测全覆盖  全院督导无死角

    为了确保工作人员健康在岗战斗,利用4天时间,昌平区医院完成了全院1626名在岗职工、402名在院工作的保洁、保安、基建等外包人员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全部阴性。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昌平区医院以领导班子成员为组长的7个督导检查组就从未停下过脚步,坚持对各科室、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核酸检测等地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全面实地检查。针对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出、立即整改,将防控风险扼杀在摇篮里,确保院内“零感染”。并明确工作任务、职责、牵头科室、责任科室,所有工作责任到人,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和落实,持续提升防控能力,共同抵御疫情。

    2、关口前移落实处  避免聚集强管控 

    面对疫情的蔓延,从源头上阻断传染成为了重中之重,在院党委的果断决策和全院职工的积极响应下,各部门强化院感防控措施,加强关口前移。将各就诊区域进行明确划分,并增加志愿者、医护人员及保安人员,最大程度的避免人员聚集、杜绝交叉感染的风险。继续强化三级预检分诊,同时,严格对进入医院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扫码测温,第一时间阻断异常人员。

    3、重视流行病学史   独立设筛查区域

    6月11日以来的北京新疫情,与新发地等高中风险区域密切相关,昌平区医院主动向前一步,设置独立的有流行病学史患者筛查区域,根据每日高中风险数据,将有流行病学史无发热的就医患者单独筛查,最大限度避免交叉感染。

    4、发热门诊设专班   四项职责到个人

    发热门诊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点位,院党委从全院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 24小时不间断盯防发热门诊。明确发热患者诊治,流行病学史阳性患者诊治,核酸检测,信息报送、患者诊治与转运四项工作内容,并将各项工作职责分解到个人。自6月13日开始,迅速落实发热门诊全面1+3检查工作,截至目前,收治留观病人20多人,经区会诊专家组会诊后确诊2人,紧急转往市级定点医院地坛医院。

    5、接诊人群细分类   专属通道降风险

    各科预约就诊人群、发热病人、核酸检测人群、有流行病学史就诊人群,如在同一区域就诊,交叉感染风险骤增。昌平区医院党委当机立断,克服困难设置分区, 仅用1天时间就改造建立了一个包含建卡、关联、取号、开单、缴费、打印条码、采样、打印报告的工作区域,让四类人群就诊各走专属通道,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交叉感染风险,将防控落到实处。

    6、政府指令落实好   核酸检测尽全力

    按照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安排,落实上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部署,自6月19日开始,医院增加对社会健康人群开放的预约号源,自6月15日起派出应急采样分队,截至到6月23日,区医院已经派出320人次参加到全区组织的核酸采样任务中。连日来北京持续高温,地表温度接近40℃,采集人员全副武装,户外采样现场多名医护人员相继出现不适症状,甚至出现中暑虚脱。但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掉队,所有成员拧成一股绳,圆满完成现场采集任务。

    7、再接紧急新指令 服务就诊孕产妇

    6月19日晚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一名护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后,6月20日起该医院门急诊暂时关闭。在这家医院进行产检待产的孕产妇人数较多,由于全市医疗资源非常紧缺,患者无法完全自我实现分流。为了充分保障孕产妇产检、分娩工作正常进行,根据区卫健委工作安排,昌平区医院立即采取措施,开展部署,于当日成立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孕产妇转诊分流应急工作管理领导小组,由党委领导直接负责。建立绿色通道,做好全面准备,确保转诊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的筛查、治疗。

    从寒冬到酷暑,从隔离病房到核酸筛查,昌平区医院医务人员始终都坚守在一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筑牢白色防控线。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在危险和责任并存的时候,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选择后者,用忠诚和奉献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所属类别:医院动态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