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昌平区医院作为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上下一心,克服重重困难,不负重托,圆满地完成了前期确诊、疑似病例“双清零”任务。6月11日以来,随着北京新疫情的发生,为了扩展就医空间、减少人员聚集风险、避免交叉感染,满足患者安全、便捷、有序的就医需求,院党委研究决定,新门急诊综合楼6月28日正式启用。
民生工程成就特殊使命
昌平区医院门急诊综合楼新建及改扩建工程(以下简称新楼)是服务昌平百姓的一项民生工程,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主楼地上14层,地下3层,顶层设置有中型直升机起降平台。
在区委、区政府及区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在各委办局的大力支持下,工程有序推进,2019年底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拟定2020年投入使用。疫情的突然发生让新楼承担了特殊的历史使命,在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下,1月30日,将新楼部分区域用5天时间改造成隔离病房,到3月21日全市区级定点医院暂停收治任务,新楼隔离病房共完成100例本地、1例境外的疑似及确诊患者的治疗工作,在各区中较早实现了“双清零”。
双“清零”后,围绕着新楼如何更好地在疫情防控和群众就医中发挥作用,区医院没有一丝懈怠,大家精诚合作、共同谋划。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朱平辉强调,新楼使用要以“抗击疫情、减少聚集、扩大就诊空间、减少院感风险”为总目标,以“安全、平稳、高效、优质”为总原则,将新楼使用当成是医院提升防控能力,进行资源整合、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一次展现。
在新楼搬迁工作中,医院的基建、总务、器械、保卫等后勤科室成了一线。
● 2020年4月20日完成室内环境检测
● 2020年5月20日完成人防工程验收
● 2020年6月15日完成五方验收
● 2020年6月16日完成消防专项验收取得电梯特种设备检测合格证、完成双路电源供电,医疗设备也迅速到位,为新楼投入使用奠定了基础。
院感、医务、护理、信息等职能科室全力配合,搬迁科室积极筹备。正是全院所有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不断探索与实践,凝聚成了昌平区医院的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硬件”“软件”齐升级扩展就医新空间
新楼启用后,增加多个门急诊诊疗区域、8个病区、200余张床位,引进多名学科带头人,增设多个学科,门急诊接诊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各楼层均配备挂号缴费自助服务设备,将大大扩展群众的就医空间,减少聚集的风险。CT自助取片机等智能化、现代化、科技化的配套设备将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就医体验。
人性化布局 合理化就医
为了使患者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就医,新院区的布局设计更加人性化,将挂号、缴费、取药安排在同一区域,避免了患者及家属走冤枉路,减少了就医时间。同时,新院区内生活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届时医院内将设置咖啡厅、便利店、儿童游戏区等,全方位满足患者需求,增加患者就医的获得感。
智慧化服务 缩短就诊时间
昌平区医院新院区先后引进智慧化服务设备如自助挂号一体机、自助缴费机、健康宣教机、移动护理、智能泊车等,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候诊提醒、院内导航、检查检验结果查询、划价缴费、健康教育等服务。
努力做到了“三个减少”:患者往返医院次数减少,在医院内的重复排队减少,门诊全程候诊时间减少,让患者感受更加方便和快捷,极大提高了就医效率。
同时引入新的院内HIS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及数字化手术室,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病历,医生录入的电子病历和影像、检验等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排除万难 只为更好的明天
昌平区医院全体职工在经历了5天5夜隔离病房改造工程后,再次用众志成城、不畏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完成了新楼启用工作,为医院再添壮举。
6月28日,区医院新门急诊综合楼住院病区已正常启用,门急诊等科室将于7月6日早8:00起正式开诊。
不负韶华,只争朝夕;不念过往,无畏将来。昌平区医院新楼的建成投入使用,对提升医院抗击疫情能力、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加快区卫生事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昌平区医院将以新楼启用为契机,不断加强管理,努力提高综合实力,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精湛的技术,为全区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所属类别:医院动态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