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官方网站!

(人工服务时间 8:00-17:00)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组工作手记(汇编)

日期:2021年12月03日
//
为你而歌——致我最亲爱的战友



新疫乱扰秋十月,昌医先锋受命威。

福升率队斯雨助,医护同心坚不催。

凯琳会娜加刘蕊,佩佩明月赵彦飞。

柔弱身躯担重任,坚如磐石均可为。

一马当先斩荆棘,率组冲锋万千回。

潍涛静琪王琪玮,精准数据通宵黑。

丽娜物资精细准,李敬靖花内外围。

一一七八百姓在,七五医护手相挥。

十八人员一战底,五十四人解离归。

秋深冬寒春不远,英雄荡气凯旋回!



//
隔离不隔爱 温暖一家人


 在昌平区医院负责的某大型集中隔离观察点,医护人员在努力与新冠病毒作斗争的同时,也上演着一幕幕温情故事,大家用行动延续隔离不隔爱的暖心守护。

 在隔离点,有一位慢性肾病透析患者,其爱人和年事已高的父母均在隔离。一家四口人,虽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其母亲结肠癌肺转移,隔离期间出现喘憋,在医疗组的精心照料下,症状逐步改善;84岁高龄的老父亲,听力明显减退,导致沟通十分困难,医护人员们通过“写信”的方式,耐心与老人建立交流渠道;而这位患者本人,每周需要进行3次血液透析维持治疗。为了保证生命线的通畅,医疗组克服一切困难,与卫健委专班建立了透析专线,确保转运专车每次准时到达。

 昌平区医院心内二病区护士刘蕊,是负责该患者楼层的组长,每次透析治疗前,她准时从房间接上患者并护送上车,然后继续白天的核酸采集、健康监测等多项任务。晚上,在队员们休整的时候,刘蕊自己默默地穿上防护服,把透析回来的患者安全送回房间。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安全顺利的完成了集中隔离21天内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治疗。

 隔离不隔爱,在疫情期间每位医务人员都倾尽全力,无私奉献,力争用爱守护好每一位被隔离的“家人”。

//
隔离点治好了困扰老人多年的“呼吸困难”


 2021年11月1日晚八点,昌平区医院负责的某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医疗组接到求诊电话“110025号房间有个胸闷、喘憋的老年在观人员,需要大夫去诊治。”综合内科医生任婧花迅速穿上防护服、隔离衣等全套装备,携带血压表、心电图机来到客人房间。

 看到老人颤颤巍巍的步伐,气喘吁吁的痛苦表情,不用听诊器,就能听到她气道发出来的“拉弦儿”的声音。医护立刻给老人行心电图检查:快速心房纤颤;测量血压150/85mmHg通过进一步询问同在隔离点隔离的家属,得知老人结肠癌肺转移,目前在化疗,原来就有慢性的肺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病。

 鉴于患者年龄大,基础病多,突发喘憋,任大夫告知老人和家属,目前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去医院进一步诊治,但老人拒绝外出就诊。任大夫立即上报给医疗组长和隔离点负责人,根据老人的症状并凭借大家多年的临床经验,考虑是慢阻肺急性发作,需要吸氧、平喘等治疗,医疗组立即送去制氧机、氧气袋,同时从急救箱中拿出解痉平喘的药物,耐心交代精心指导,让老人及时得到了医治。

 经过一天一晚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老人喘憋的症状逐渐好转。在每晚点的例会中,医护人员都会认真商讨研究她的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在此后的近十天里,医疗组每天为老人吸氧并按时送去药物,老人胸闷喘憋明显好转,情况趋于稳定。

 11月10日解除隔离的那天,老人激动向医疗组人员说道:“真没想到,在隔离点你们解决了我这么多年呼吸困难的大问题!”老人用颤抖的双手为医疗组人员写了一封感谢信,家属还赠送了一面锦旗。老人的女儿激动地说:“在隔离点,比在家都放心!”看到他们病痛好转,安全解除隔离听到她们感谢的声音,真情的话语;医护人员们由衷的感到欣慰,所有的艰难困苦都是那么的值得 

 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每天上演着动人的故事一张生日卡、一碗长寿面、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透过防护服的笑容。大家都在尽最大所能,帮助这些在特殊时期、特定地点、特别的人群隔离不隔爱,让生命多一点阳光,让生活充满爱与关怀



//
抗疫温情我们在


 宁静的十月被再次卷土重来的新冠疫情打破,昌平区出现了新冠确诊病例。疫情如“军令”,在昌平区卫健委的统一部署及昌平区医院党委的统筹安排下,急诊科尤会娜跟随大部队进入昌平区医院负责的某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开展疾病筛查工作。

 这个隔离点隔离人数众多,最多时达到千余人分散在六个楼层居住。为加强对隔离人员点对点,隔离点采取医院病房式管理模式,将工作人员分为六组,分别管理隔离人员所在的区域。尤会娜所在的5组负责207名在观人员,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有44名,年龄最大88岁,普遍存在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年龄最小的只有6个月。医护人员在进行每日体温监测的同时,还要及时询问她们的身体状况、是否按时吃药、药物是否充足,安抚在观人员波动的情绪,鼓励大家积极配合安全度过隔离期。


 由于隔离人员众多,大家每天的核酸采集任务非常繁重。医护人员必须在前一天晚上编好所有的采样管,为第二天的核酸采集做好准备,经常会忙到深夜。为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在采样前和采样后,大家都会多次核对样本信息,准确无误后再封袋转送。核酸采集量大时,穿着防护服、隔离衣常常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吃不上饭、喝不了水、顾不上休息,衣服被汗水一遍遍湿透。那时候,一天能休息2个小时都是奢望。

 20多天以来,大家已经记不清穿脱了多少次的防护服、换了多少身隔离衣、带过多少双手套、湿了多少次的衣服、采集了多少次的核酸……只希望用汗水和坚韧,共同抗击疫情,不辜负医护职责,不负青春年华,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让百姓的生活回归正轨。


//
抗“一站到底 携手见证胜利


 2021年11月20日,昌平区医院负责的某大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最后一批密接人员解除隔离。由18名白衣战士组成的“一站到底小分队”,在隔离点负责人秦素萍主任和护士长张玉凤的带领下,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圆满完成了1178名人员的健康监测、疾病救治等医疗保障工作,见证了阶段性的胜利!

 从10月25日进驻隔离点起,全体医护人员成一股绳,扛起了安保、医疗、卫生消杀、物资准备、用餐安排、心理疏导等诸多责任,为疫情防控筑牢了安全防线。在这里被隔离人员从起初的焦虑惶恐、不安疑惑,到后续的密切配合、温暖善良大家共同度过这看似难捱,却让人珍惜、充满感动的每一天医护人员们尽自己最大努力给予被隔离人员帮助关怀,当看一封封的感谢信、一面面的锦、一条条真挚的短信息、一句句“昌平加油、中国加油”的话语,所有的忙碌辛苦、泪水汗水值得的。

 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带着两个6岁的双胞胎外孙女,阿姨的基础病比较多,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经常头晕、走不稳、犯心绞痛,削苹果时还时不常划到手在陌生的环境里,阿姨感到非常不安,每天会有很多问题随时打电话向医护人员咨询。考虑到阿姨身体不好,又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大家都对她格外在意,通过电话耐心解答阿姨的各种问题,随时的上门巡诊、悉心照料,定期的发放药物、精心治疗……最终在1120日,她和两个外孙女作为隔离点最后三名人员,安全回家与家人团聚。 

 隔离点的医护人员们来自不同的科室,但大家时刻秉承着昌平区医院“厚德 业精 仁爱 和谐”的院训精神,在完成隔离点医疗保障任务后,始终牢记“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宗旨,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在医院常态化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中继续携手前行、努力奋斗



信息来源: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医务人员

编辑:宣传科

所属类别:医院动态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